ChatGPT火了后,很多人都在關注“國產ChatGPT”的名號究竟花落誰家。
事實上,名號不重要,體驗才是王道。ChatGPT能夠火成“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關鍵在于把體驗提升到了新層次。畢竟對于用戶來說,并不清楚產品背后究竟投入了哪些技術,要的只是獨特且出色的體驗,尤其是針對中國市場的體驗。
眼下,已經有一些國內企業(yè)入局ChatGPT所在的生成式AI賽道,其中相當一部分還在癡迷于參數的軍備競賽,忽略了體驗。當然,也有一些企業(yè)在技術和體驗上做到了兼顧。
4月17日,昆侖萬維發(fā)布新?代千億級?語?模型「天?」。它是由昆侖萬維與國內領先的AI團隊奇點智源聯合開發(fā)的,即日起啟動邀請測試。
相對來看,「天?」出現的速度在行業(yè)里并不是最快的,但在體驗上是最為獨特的產品之一。比如,它是國內?個對標ChatGPT的雙千億級?語?模型,在滿足中國用戶需求上的表現十分出色。
“國產ChatGPT”,已經有了清晰的模樣。
更懂中文的“國產ChatGPT”
能不能滿足中國用戶需求,就看能不能回答帶有“中國特色”的問題。
《一點財經》用三個“中國特色”問題進行評測,發(fā)現「天?」的回答都比較讓人滿意。
第一個問題是:“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是什么意思?,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的梗,很多外國的大語言模型產品都回答得不夠好,「天?」馬上就給出了準確且生動的答案。
第二個問題是:“大過年的,就別計較了”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更考驗產品是否理解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天?」也解釋地非常到位。
第三個問題是:“騎車滑了一下,我一把把把把住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需要產品不僅會斷句,而且還要對中文有深度了解,可以看到「天?」也解釋地非常到位。
幾番評測下來,相比許多同類型產品,「天?」更能理解中國用戶的需求,對指令的理解能力也呈指數級上升,反饋速度同步升級,整體的用戶體驗不俗。
用戶體驗的提升,可以分“產品服務化”和“服務產品化”兩部分進行。
前者指的是能夠站在為用戶服務的角度來設計產品,更能滿足用戶需求。后者指的是把服務變得像產品制造一樣,能夠可標準化、可復制化,可以讓服務實現“規(guī)模+速度”上的提升。
面對當下一些生成式AI產品,許多中國用戶詬病最多的其實“不懂中文”,這其實就是沒有把握住產品服務化,而「天?」在這方面表現出色。
在產品服務化之外,「天?」的服務產品化體驗也較為出色。
生成式AI的關鍵之處在于“生成”,也就是能生成各種內容,提供幫用戶干活的服務才算是優(yōu)秀產品。
具體而言,這些服務包括書籍翻譯、文案創(chuàng)意、報告創(chuàng)作等等,能夠通過標準化的指令應用到工作、學習、娛樂、創(chuàng)作等各種場景上,幫助用戶解放雙手和突破腦力極限。
比如,輸入“做一份關于中秋節(jié)的品牌創(chuàng)意策劃”,這需要生成式AI產品特別懂中國用戶的需求。「天?」立馬生成了一份創(chuàng)意品牌策劃,甚至細化到了品牌視覺元素、宣傳語、形象代言人,估計許多品牌策劃的打工人要擔心會失業(yè)了。
更為關鍵的是,「天?」具備超強記憶力,支持一萬字以上的超長文本對話,支持20+輪次交互,而且擁有超強算力支撐(中國最大GPU集群),運算和響應速度更快。這意味著它能夠批量、快速地生成大量作品。
從產品服務化和服務產品化兩個層面上看,「天?」整體處于國內?語?模型產品的頭部水平,文本寫作在中文語境里有時甚至比ChatGPT表現更好,不過在邏輯推理上與ChatGPT有一定差距,當然后續(xù)快速迭代后相信差距會不斷縮小。
就目前的評測體驗而言,「天?」稱得上是更懂中文的“國產ChatGPT”。
體驗背后的“雙重創(chuàng)新”
體驗至上,并不意味著忽略技術。
技術是生成式AI產品的基礎,沒有它就如同在沙灘上建高樓,一推就倒。不過,技術并不是今天投入明天就能立竿見影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和自我迭代的過程。ChatGPT的爆紅就源自不斷迭代,在用戶體驗上持續(xù)優(yōu)化。如果沒有前幾代的技術積累,不會有這一次的爆發(fā)。
說白了,生成式AI產品比拼的不是現在做什么,而是過去做了什么,并且做出了哪些創(chuàng)新。這考驗的是企業(yè)在“延續(xù)性創(chuàng)新”和“顛覆式創(chuàng)新”上的表現。
在企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存在這樣一條成長邏輯:機會牽引人才,人才牽引技術,技術牽引產品,產品牽引更多更大的機會。促進四種力量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就會加快公司的成長。
昆侖萬維旗下業(yè)務包括瀏覽器、社交娛樂、新聞、游戲等板塊,和內容的關聯性都非常強,所以對內容生成方面的技術進展一直非常敏感,早在2020年,昆侖萬維就捕捉到了生成式AI帶來的機會,開始在音樂AI領域投入。而奇點智源在GPT3誕生后,即開始在大模型研發(fā)上投入了大規(guī)模的算法和算力資源,并在2021年發(fā)布了百億級大模型「瑤光」。
到了2022年,昆侖準備從音樂AI往多模態(tài)AI拓展,也明確了只有自研千億級大模型,才能建立核心壁壘、掌握主動權。與此同時,奇點智源越發(fā)強烈地意識到千億級大模型是AGI的一個突破口,于是雙方一拍即合,自研「天工」成了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這一次「天?」的誕?,也是延續(xù)性創(chuàng)新到一定程度后厚積薄發(fā)的結果。
當然,「天?」的誕生也有它的顛覆式創(chuàng)新之處。
在市場上現有的許多產品中,一般采取基于Transformer架構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其算法主要是基于深度學習中的神經網絡算法。
在此基礎上,「天?」首次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結合蒙特卡洛搜索樹算法,這進一步提高了解碼過程中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讓「天?」在復雜任務和場景中能夠快速且準確地響應指令,輸出高質量回答,讓模型“更懂人性更懂你”。
另外,「天?」采用的雙千億參數的超大規(guī)模結構,包括千億基座模型和千億排序模型,這讓它具有了更高級的自主學習和智能涌現能力,從而能幫用戶解答跨領域的問題和比較復雜的問題。
ChatGPT無疑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輪的科技熱潮,中國企業(yè)的腳步也跟上了。當然,市場是檢驗成敗的最佳標準,要在市場上獲得用戶青睞必須首先在體驗上過關,而體驗的背后又是技術在支撐。
兩條腿并行,缺一不可。
讀者福利:《一點財經》獲得了 5個邀請碼,讀者朋友們可以留言自己想和「天工」互動的問題,4 月 19 日 24:00 前評論點贊最多的5位讀者朋友將獲得邀請碼。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2023年7月6日,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023)在上海開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屆大會的備受矚目的話題,據悉,在昇騰AI大模型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中,華為聯手26家行業(yè)領軍企業(yè),組建了一支協同創(chuàng)新的“AI明星隊”,云天勵飛作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yè)的杰出代表,和互聯網大廠、運營商、科研院所等優(yōu)秀團隊
這幾個月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展現出的能力令世界驚嘆。自從2016年AlphaGo戰(zhàn)勝李世石掀起了一波AI浪潮后,AI仿佛已經沉寂了很久,ChatGPT的橫空出世就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讓AI這個名詞重回C位。過去在AI1.0時代,主要通過訓練模型來實現圖像識別、聲音識別、語言處理等特
文:互聯網江湖作者:志剛2023年的IoT需要一個新故事。6月29日,涂鴉智能在開發(fā)者大會上,發(fā)布了企業(yè)級戰(zhàn)略PaaS2.0,希望通過一個平臺+四大開發(fā)服務,建立起IoT生態(tài)。對于這場發(fā)布會,市場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美東時間6月29日收盤,涂鴉智能美股股價上漲5.6%,來到1.87美元/股。近日股價穩(wěn)定
美團曾經的二號人物王慧文對標OpenAI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光年之外,以20億賣給美團,再度引發(fā)市場對大模型的熱議。
2020年底,王慧文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時,外界本以為這位伴隨中國互聯網發(fā)展而持續(xù)創(chuàng)業(yè)20年的人物即將告別創(chuàng)業(yè)舞臺。但是,一個曾經多次創(chuàng)業(yè),正值壯年的互聯網老將心中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是難以熄滅的。
我不是危言聳聽,現在全球的AI巨頭都在做MCP,毫不夸張的說:誰能把MCP做起來,誰就擁有AI生態(tài)控制權,誰就是AI圈的老大。你們有沒有發(fā)現,MCP在2025年初開始特別火爆,互聯網技術大廠都在強推MCP。(1)阿里云百煉搞了個MCP平臺,提供50+預置MCP服務。不過大都只面向阿里系產品。(2)騰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作為主辦方之一,歐美同學基金會理事長李軍接受了大賽主持人艾誠采訪。在采訪中,李軍認為IAEPC不僅是一場“冠軍中的冠軍”對決,更是一次全球AI人才的線下交流盛會。大賽“史無前例”的吸引了全球青年科技精英匯聚香港,更加推動和普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作為大賽發(fā)起人方之一及裁判委員會負責人,施韓原與杜瑜皓接受了大賽主持人艾誠采訪。裁判委員會主席施韓原分享了此次大賽的亮點,IAEPC首次引入創(chuàng)新賽道,探索選手如何與AI合作進行答題。裁判委員會副主席杜瑜皓認為,選手最終目標并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深圳的學生吳林林作為主辦方記者團成員,采訪了大賽冠軍選手之一。在吳林林的采訪中,選手認為與來自全球的參賽者交流是自己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在科技與AI之前,選手們可以平等、開放、友好的交流。以下是采訪實錄(有刪節(jié)):吳林林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深圳的學生吳林林作為主辦方記者團成員,采訪了大會嘉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IAEPC聯合發(fā)起人黃錦輝先生。在吳林林的采訪中,黃錦輝教授勉勵年輕人要像懂中文和英語一樣懂AI,
昨天新出了一個AI,據說比DeepSeek還牛,而截止到今早,已經有10萬人在排隊申請Manus邀請碼了,而且它邀請碼已經炒到10萬了。這是北京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蝴蝶科技,創(chuàng)始人是一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90后畢業(yè)生肖弘,突然向全球宣布: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人工智能、通用智能體產品出現了,名叫Manus
謠言肆虐,擦亮眼睛
蘋果16弄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專門給中國人用的,準備用百度的AI,還要交錢。第二個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臺灣、香港、澳門都可以用。以后都這樣了。好,問題就出在這,蘋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現問題了,新聞連起來看,才能明白其中含義。新聞一:蘋果正在和騰訊、字節(jié)初步接洽,考慮將二者的AI模型
“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轉變,這一切給人類歷史帶來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奇點。我們曾經熟悉的一切,都開始變得陌生?!庇嬎銠C之父約翰·馮·諾依曼曾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