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 >  正文

人民日報批“三無網游”:內容堪憂 外掛猖獗!

 2018-04-13 08:11  來源: 多玩網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從去年年底開始,有關部門就在對網絡游戲的環(huán)境進行整頓。而今天,人民日報還發(fā)表了一篇《三無網游” 頑疾待治》的文章,指出了游戲圈的“三無現(xiàn)象”——內容無門檻、競爭無規(guī)矩、隱私無隔斷。

【原文如下】

前不久,遼寧大連周女士10歲的孫子強強,用周女士的手機偷偷給一款手機游戲充值7000元,花掉老人整整一年的生活費;在湖南武陵山區(qū),沉迷于一款暴力電子游戲的15歲少年小唐,為了在現(xiàn)實中體驗虛擬世界殺人快感,將23歲的女鄰居殘忍殺害……

整治“問題網游”,監(jiān)管重拳出擊。

目前,集中整治網絡游戲違法違規(guī)行為和不良內容專項行動不斷向縱深推進。全國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涉嫌網絡賭博、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的網絡游戲應用程序3975款;文化部門向公安部移送淫穢游戲案件線索涉及網絡游戲4000余款;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小米、360等互聯(lián)網游戲企業(yè)進行處罰,行政處罰結案共14起;廣東清理涉網絡游戲有害信息1.9萬條,關停違法違規(guī)賬號6726個,下架有害游戲應用程序800多款(次)……

記者近期調查發(fā)現(xiàn),網絡游戲市場逐漸規(guī)范的同時,內容無門檻、競爭無規(guī)矩、隱私無隔斷的“問題網游”,亟待各方攜手共治。

內容破底線 少年易沉迷

今年1月,文化部門指導北京、天津等地文化執(zhí)法部門查辦宣揚色情、賭博、違背社會公德等禁止內容類網絡游戲案件20件。有的游戲中女性角色形象暴露,含有宣揚色情的禁止內容;有的游戲情節(jié)允許玩家“刑訊逼供”“*受賄”,含有違反國家法律、違背社會公德的禁止內容。

調查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19歲以下青少年網民近1.7億,約占全國網民的22.5%。隨著“觸網人群”的年輕化趨勢,網絡游戲的青少年玩家日益增長,沉迷游戲的“熊孩子”也屢見不鮮。

據業(yè)內人士馬小林介紹,為擴大游戲產品知名度,一些網游廠商采用首充送禮、限時促銷等類似商場打折的手段,既讓游戲玩家尤其是未成年玩家覺得有吸引力,也給游戲開發(fā)者和運營者帶來直接利益。

針對網絡游戲突破內容底線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李秀香建議完善游戲內容審核與分級管理機制,引發(fā)代表委員熱議。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練育強表示,現(xiàn)行《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有5項條文涉及未成年人,但規(guī)定過于原則化,處罰力度也較輕,不足以震懾違法行為人。練育強建議盡快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明確各主體職責;同時,文化行政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zhí)法機構加大執(zhí)法檢查力度,切實履行監(jiān)管職責。

“可以采取專家委員會制度,從文化、教育領域以及家長、青少年公益組織中,邀請代表共同組成專家委員會,針對游戲內容進行審核評估,無法通過審核的游戲禁止在網絡上傳播。”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人工智能法研究中心主任解志勇說。

引導內容健康發(fā)展,網絡游戲運營商也不能缺位。騰訊互娛高級策劃經理李偉介紹,圍繞傳統(tǒng)文化、科學普及、親子互動等功能的游戲產品正在全面布局,系統(tǒng)探索游戲的正向社會價值。

外掛很猖獗 作弊獲暴利

“大扎好,我系渣渣輝……”伴隨著近乎洗腦的廣告詞,網游《貪玩藍月》的彈窗頻頻占據網頁右下角,令人不勝其煩。代言明星蹩腳的普通話發(fā)音、粗制濫造的廣告詞、種類各異的衍生視頻,為這款被文化部門點名查辦的網絡游戲帶來超5億元的驚人月流水。

近年來,中國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帶動各類網絡游戲新品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網游市場空前繁榮。據《2017年中國游戲行業(yè)發(fā)展報告》顯示,2017年網絡游戲全年營收約2011億元,同比增長23.1%。

網游市場瘋狂“圈錢”的背后,各大游戲廠商各顯神通競爭激烈,而盜版作弊等侵權行為也屢見不鮮。

剛爬上一片山坡,眼前出現(xiàn)一個巨型手雷,占滿整個電腦屏幕,網絡游戲《絕地求生》的玩家立刻反應過來,自己又遇上了外掛。吉普車都追不上的“加速掛”,射出的子彈能轉彎的“追蹤掛”……據《絕地求生》官微發(fā)布,截至去年底,該游戲處罰的外掛作弊賬號數量已達70萬個,粗略估算,平均20余個賬號中就有1個開掛,外掛開發(fā)者、銷售者結成利益網,月利潤不下百萬元。

“外掛是利用電腦技術針對一個或多個網絡游戲,通過改變軟件部分程序制作而成的作弊程序,讓玩家更隨心所欲。游戲外掛是一個持續(xù)反復的技術和運營對抗過程,游戲開發(fā)者也深受其害。”在李偉看來,市場上火熱的游戲,基本上都被外掛黑產業(yè)鏈持續(xù)侵害,從中牟利;還有一些玩家為更快達到游戲目標,也會另謀他法。

從本質上來說,網絡游戲是一種基于互聯(lián)網的重要文化產業(yè)。“目前網游競爭無序,關鍵在于法律缺失、監(jiān)管缺位”,解志勇認為,“應制定相應法律,實行嚴格監(jiān)管,進一步規(guī)范經營者、開發(fā)者、管理者、使用者的市場行為”。

安全有隱患 *成產業(yè)

互聯(lián)網時代,處處隱藏著信息安全風險與挑戰(zhàn)。在虛擬復雜的網絡游戲世界,賬號交易風險、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尤為突出。

2017年9月,福建大田俞某在網游《諾亞傳說》中結識陳某,俞某宣稱以5000元出售自己的游戲賬號。陳某支付所有錢款后,俞某立即將其加入微信黑名單、屏蔽電話呼入。大田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俞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計人民幣5000元,數額較大,已構成詐騙罪。

盡管上述賬號交易只是個體行為,但游戲*早已形成一條成熟的黑色產業(yè)鏈,甚至細分出*(盜取賬號)、洗號(轉移賬號內虛擬財產)、賣號等多個環(huán)節(jié)。2017年5月,西安警方成功打掉某涉案資金達100余萬元的*產業(yè)鏈。該鏈條中,有的嫌疑人負責推廣釣魚鏈接,通過誘惑他人領紅包、登錄*等方式盜取QQ賬號;有的負責將其中的游戲裝備和賬號轉賣,甚至還有人從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衍生犯罪中獲利,可謂“分工明確”。

相比于交易詐騙的明火執(zhí)仗,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長期騷擾更為隱蔽,也更難提防。大學生陳建國平時喜歡玩朋友圈里的各種測試游戲,“雖然有時候需要輸入手機號等基本信息,測試結果也不那么可信,但看到不少人都在玩,也愿意當作一種消遣。然而,最近頻繁接到推銷電話和垃圾短信,煩不勝煩。”陳建國說。

馬小林認為,對于一些簡易的測試游戲,一方面保護用戶隱私的成本較高、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某些游戲本身就有收集信息的非法目的。

網游世界虛擬復雜,解志勇建議,信息安全最基本的是技術保障,但同時也需要法律約束監(jiān)管游戲的開發(fā)、經營、上線等環(huán)節(jié),建立具有震懾力的糾錯懲戒機制。當然,游戲玩家本身更應該增強信息安全意識,成為隱私保護最堅固的防火墻。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