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IT業(yè)界 >  正文

也談京東封殺快遞 選擇合作商家是企業(yè)的自由

 2017-07-31 15:36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7月20日,京東對外宣布,為了確保用戶和商家在使用物流服務當中的體驗,京東將從7月31日起,暫停天天快遞服務,關閉了天天快遞的物流接口。此事,不只是引起天天快遞的強烈反擊,更是引發(fā)了蘇寧與京東的互懟,畢竟天天快遞是蘇寧的全資子公司。

沒想的是,封殺天天快遞只是一個開始。在后面,包括EMS、圓通、百世、德邦在內的其他快遞公司都被排除在推薦名單之外。天天快遞被封殺,是因為用戶體驗不佳,服務質量不夠。但根據國家郵政局的公開信息,在2017年6月的25家企業(yè)最新服務排名中,百世排名第8,德邦排名第9,圓通第11。由此可見,京東封殺數個物流快遞,并非只是因為這些公司服務質量不夠。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反正這幾家已經被排除在京東推薦名單之外。8月1日開始,這幾家可能就沒有機會再為京東用戶服務了。在被關閉物流接口以后,天天快遞向國家郵政局投訴京東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還是百世快遞回應損害賣家消費者利益,又或是圓通表示反對一切依靠平臺霸權強迫站隊的行為。只是,這些*和做法有用嗎?

1

其實這個事件,說簡單了,就是京東物流做大,能力變強后,去掉盈余第三方物流的過程。自今年4月以來,京東物流獨立成為子集團,發(fā)力在倉配業(yè)務之外擴大快遞業(yè)務,根據劉強東的規(guī)劃,京東物流未來80%以上的收入要來自第三方服務。這第三方服務,其實就是京東物流對商家的物流快遞服務。既然京東給予京東物流這么高的定位,京東物流也就與其他物流形成了競爭關系。在封殺事件之前,京東平臺上有近20家快遞公司在為商家服務。

那么,為什么還有一些第三方物流沒有被封殺而保留呢? 一方面是,以京東物流現(xiàn)在的能力,又無法全部實現(xiàn)自身配送,尤其是需要特殊資源的部分,是京東暫時力不能及的,所以第三方物流仍舊是重要的合作業(yè)務,不可能一刀切的全部砍掉。另一方面,京東與順豐、中通、韻達和申通幾家快遞的關系非常密切,這幾家也均與順豐旗下豐巢快遞柜均有緊密的合作。而圓通、天天、百世匯通等快遞企業(yè),則與阿里系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如果必須與第三方物流合作,京東肯定會選與之關系較為密切的,而不會選阿里系。

企業(yè)選擇與哪個商家合作有企業(yè)的自由,企業(yè)擇優(yōu)選用供應商本就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這同時也是市場調控的結果。因為企業(yè)逐利就會考慮利益最大化,就總會選擇能與其雙贏同時能為用戶做好服務的合作商家。從這個角度,這幾家被排除在外的物流企業(yè),怕是已經不能得到京東的認可了吧。

2

對于京東封殺物流這件事,不管誰在中間指責,誰來發(fā)表意見,一個企業(yè)在供應鏈企業(yè)的選擇上,想用誰以及不想用誰,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理由。而優(yōu)勝劣汰,是企業(yè)選擇合作商家的通用法則,你做得好,不總被用戶舉報,能讓我省心,自然我就會多用你,但能用多久,要看我企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利益是永恒的,但企業(yè)戰(zhàn)略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能用多久企業(yè)自己也說不好,哪怕是承諾也有可能會變。

但我若用著你不省心,那就另當別論了。要知道,企業(yè)想放棄一個供應商,就跟老板要辭掉一個員工一樣,so easy,隨便找你一個錯誤,加個莫須有的理由,就能將你開除。同樣,企業(yè)選擇供應商也是這樣,就是不想用你,又能咋的?

就如蘋果這樣全球市值超高體量超大的公司,在供應鏈商家的選擇上,也是如此。最近兩年,因為蘋果自己有能力生產了很多手機元器件,今年上半年開始,蘋果甚至開始了自己的顯卡芯片研發(fā)征程。將來成功以后,蘋果自然會大量使用自研芯片,很多供應商可能就會被拋棄。包括三星這樣的手機屏幕供應商在內,如果蘋果能夠自產OLED面板,或者有其他更新的替代材料,又何需去三星訂購?

按道理講,蘋果應該維護為之做出很多貢獻的供應商,但現(xiàn)實卻是,蘋果無情的拋棄了眾多供應商,甚至讓一些供應商面臨破產。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你的產品已經不是下游商家所需,自然也就沒有了供需上的價值,被拋棄理所當然?,F(xiàn)在京東與天天快遞、圓通快遞之間的關系,也正如蘋果與其供應商一樣,那些服務不達標以及用戶體驗做不好的快遞,早晚會被放棄。而更重要的,還是因為京東物流越做越大,當京東物流能夠替代所有第三方物流的時候,也就無需其他快遞的存在價值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天天快遞去找郵電總局也沒用,郵電總局也不可能強制性讓京東繼續(xù)使用天天快遞。這是企業(yè)之間商務合作的層面,必然是企業(yè)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合作商家,郵電總局插不上手,也不方便插手。

3

至于蘇寧所謂的尊重商家的選擇,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看,畢竟用戶使電商平臺的用戶,不是快遞物流的用戶,所以電商平臺必須做更多的考慮,必須要考慮服務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這點無可厚非。就以京東而言,用戶是京東的用戶,而并非天天快遞等一眾快遞的用戶,但第三方物流的服務會直接影響京東的用戶,既然京東已經認為天天快遞的服務不行了,你說京東會繼續(xù)建議用戶使用嗎?這就像蘇寧認為京東物流不行,不會使用京東物流是一個道理。

當然,蘇寧不用京東物流,京東不用阿里系與蘇寧系物流,還有資本層面的考慮。跟京東主推京東物流一樣,誰都愿意用自己的物流,自己說的算,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調用什么數據就調用什么數據,這遠比用第三發(fā)物流可控的多。

4

這里又說到了數據,在這次京東棄用天天快遞事件中,圓通也是當事人之一。被京東“拉黑”之后,圓通速遞在第二天的回應中,其中一條就提到:此前,京東曾要求圓通于2017年3月3日起對接京東電子面單系統(tǒng),將京東平臺商戶所使用的快遞面單統(tǒng)一替換成京東電子面單。由于圓通自有的電子面單體系已經長期穩(wěn)定使用并被廣大客戶普遍接受,為保障客戶體驗,圓通并未接受京東的要求。此事,直接導致京東平臺商戶無法繼續(xù)使用圓通電子面單發(fā)貨。

對于以上說法,其中大概存在兩種可能:第一,京東可能會認為圓通的電子面單系統(tǒng)不如京東電子面單體驗好,要求圓通升級,但是圓通認為自己的系統(tǒng)也很好,不需要升級;第二,京東以此為由,讓圓通對接京東的電子面單系統(tǒng),從而獲取圓通的客戶數據。但是,圓通的數據又豈能輕易讓京東獲得呢?包括天天快遞也是一樣,又怎能輕易讓京東獲取其客戶數據?更不用說,天天快遞的背后是蘇寧,圓通的背后是阿里。

而對于電商平臺來說,在快遞物流的使用上,要想做到百分之百放心,只有三種選擇:要么,用自建物流;要么,用投資或者收購的物流;要么,用簽訂深度戰(zhàn)略合作并足以制約的物流。那么,在京東物流逐漸強大的情況下,京東會選擇也難怪什么樣的物流,也就顯而易見了。

其實從電商發(fā)展的趨勢來看,未來總會有那么一天,第三方物流都會被踢出去。這取決于電商平臺在物流技術的投入,以及物流體量的發(fā)展壯大。當一個平臺或者企業(yè)能夠做到物流完全自己去配送,并且還有盈余能力開放給平臺商家的時候,其他的第三方物流對著企業(yè)也就沒什么價值了。

那么,隨之而來就會出現(xiàn)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關乎物流命運的問題,即物流最終的歸宿到底何去何從? 難道除了被收購、入股、合并就沒有其他出路了嗎?如果的有的話,可能順豐當前所作所為,是最明智同時也是最無奈的做法了。

就說這些。

【王吉偉,商業(yè)模式評論人,專欄作者,關注TMT與IOT,專注互聯(lián)網+及企業(yè)轉型研究。微信公號:王吉偉(jiwei1122)】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京東封殺快遞

相關文章

  • 每日話題:天天快遞被京東除名 只因服務質量最差?

    A5創(chuàng)業(yè)網(findingchristbooks.com)7月24日消息,近日關于天天快遞被踢出京東平臺事件備受關注。據悉,在本月19日京東突然向平臺商戶發(fā)出通知,將關閉天天快遞服務接口”,簡單點說,就是京東平臺上的商戶,將不能繼續(xù)使用天天快遞發(fā)貨。京東方面表示,在2017年上半年度的綜合評比排名中,天天快遞在服務

    標簽:
    京東封殺快遞
  • “封殺”天天快遞 京東云何出此計策?

    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jié)的開始。順豐和菜鳥之爭的余波猶存,京東封殺天天快遞的劇情緊接著上演。7月20日,京東平臺向天天快遞發(fā)出一紙通牒,即將關閉天天快遞的服務接口。京東和天天快遞又重新演繹了豐鳥之爭的各執(zhí)一詞,京東劍指天天快遞的服務體驗,天天快遞卻表示蒙冤受屈。此前,豐鳥之

  • 每日話題:封殺完微信封殺財付通京東想干什么?

    站長網(findingchristbooks.com)8月30日消息,26日京東發(fā)布內部郵件稱:為了保護公司信息安全,所有員工在交流業(yè)務時,只能選擇易信作為唯一的移動即時通訊工具,不允許再使用其他的移動通訊工具。支持易信封殺微信,這顯然是京東的選擇。郵件稱,京東有3萬員工、近4萬合作

    標簽:
    京東封殺快遞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