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我很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算命的、風水的、法律的、家庭的……我都摸過。
真正頻繁看的,就是故事會、讀者和青年文摘。
有一次,我在一本地攤書上看到一個故事,叫做:日賺100美金的方法。
故事說的是一個山姆大叔,在某小報上刊登了一條信息,說他有一個可以不用干什么每天收入100美金的方法,誰要這個方法就給他寄10美金,然后他就把這個方法用信件寄過去。
還真有人向他買方法了,不過收到的回信只有一句話:復制我。
整個故事大意是這樣,具體的早忘了,模式?jīng)]有錯。
這個模式,出現(xiàn)很多變種,在網(wǎng)絡上也很常見。
昨萬,我又撞上現(xiàn)實版的了……一位朋友突然在群里面發(fā)了一個小廣告,內(nèi)容如下:
今天我加了536個好友!!現(xiàn)在可以教各位一個加人的方法!不下任何軟件!一天自動加個幾百人問題不大!不用錢!!不管你是做微商還是交朋友都很有幫助的~要方法的私信找我!微信號xxx暗號:我要方法。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方法就是:把這句話復制群發(fā)到你的群,把里面的號碼改為你的……
看到之后,我就把他清理出群了,然后群里面引發(fā)了爭論:該不該這樣忽悠別人?
有的認為完全可以拿去用;有點認為可以改進一下減少忽悠的充分;有的是完全鄙視。
爭論比較久,我說一下結(jié)果吧:大多數(shù)人認為不應該用這樣的方法。
我什么看法?我是從內(nèi)心上就不認同這個方法的,甚至很反感,擺明了就是忽悠,雖然可能很有效。
一、有效,僅僅是體現(xiàn)在有很多人加你為好友,但這些好友,有用嗎?
答案是:忽悠到再多也沒用。
喜歡這個方法的人,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了,覺得別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忽悠,覺得別人不會介意……
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是不認同這個方法的,因為很明顯是忽悠嘛,大家又不是小孩,被你忽悠了一次,會考慮到這樣忽悠別人的代價,最終可能就自己認個倒霉,不會繼續(xù)去忽悠別人,但從此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假設我拿這個方法一天忽悠到500好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最好的結(jié)果,有一半人認同這個方法,并且認為很“機智”,他們是同類人,物以類聚,都是喜歡玩弄各種伎倆的,這樣吸引來的人,質(zhì)量太低了;另一半人,不是同類人,可能就徹底否認我的人品了,“這是個忽悠”!
有人會說,先別管別人怎么看,忽悠過來再慢慢讓他們轉(zhuǎn)變印象。
事實上,很難。在心理學上,有個“首因效應”,指的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簡單點說,你忽悠到人加你了,加你的人有一半會長期認為你是個忽悠,第一印象太差了,初次接觸就丟了信譽,以后想建立信任關系,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二、玩壞網(wǎng)絡圈子
這樣玩,很容易把整個大圈子玩壞。如果有一大波人打著做“自媒體”的旗號這樣忽悠,那么很容易讓別人認為做自媒體的都是這德行……
三、教壞人
這個模式,很容易傳播,因為沒有成本,只需把自己的底線降低一點點就可以去做,肯定會有很多人效仿的,影響很不好。
做自媒體想要長久,必須能給別人帶來好的影響,引導好的東西,否則注定曇花一現(xiàn)。
四、這個方法可以改進嗎?
改進空間很小,這個方法就是利用人的貪欲來實現(xiàn)的,要達到好的效果,必須承諾每個參與的人都可以得到,如果設置成限定名額,那么效果比打個一折還要低,別人不會輕易相信一個從未接觸過的人承諾你“有機會”得到他的獎品。
這個方法,不用為妙,對自己沒什么好處,對別人也沒什么好處,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要干。
(作者:木春,來自木春QQ空間自媒體: 每日更新原創(chuàng)創(chuàng)業(yè)干貨,轉(zhuǎn)載請保留)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