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因其單價高、收錄好、排名也好,讓許多自媒體作者和中小企業(yè)都十分青睞,但有個問題困擾著一部分從事百家號的運營人員。
有些文章發(fā)布百家號以后,系統(tǒng)并未給此文章打上“推薦”標簽,這意味著文章不能進入百家號的推薦系統(tǒng),沒有推薦量就沒有閱讀量。
小編自己運營的是科技領域的百家號,經(jīng)過多次測試后整理了幾個原因:
1,文章標題及內(nèi)容描述的是百家號競爭對手
其實這一點挺容易理解的,自媒體平臺之間互為競爭對手,并不希望作者在自家平臺撰寫有關對手的信息,特別是正面信息。
百家號目前最主要的競爭者是頭條號、抖音號、企鵝號以及對應的平臺公司。
小編此前分別寫過“頭條是否值750億美元的估值”、“抖音進入美國市場取得不俗的成績”、“騰訊2018年三季度財報解析”等類似題材的文章,無一例外都沒有獲得“推薦’標簽,自然閱讀量也就少的可憐。
為了進一步測試是否是文章描述不當導致的無“推薦”標簽,還寫了有關阿里、馬云、百度、拼多多、京東、華為、小米等題材的文章,無一例外都有”推薦”標簽。
是不是因為某個特定時間段才出現(xiàn)了上述情況呢?
小編認為并不是,測試用的各題材是穿插使用,且前后持續(xù)近一個半月,所以才敢肯定,有關競爭平臺的文章是不會給予推薦標簽。
2,文章中包含未經(jīng)證實的內(nèi)容
在2018年,百度年營收破1000億時,李彥宏在內(nèi)部郵件向員工提及后并在網(wǎng)絡上傳播之時,小編以此為主題寫過一篇“百度營收破1000億是必然”的解析文章,結果也沒有“推薦”標簽。
后經(jīng)詢問得知,百度是上市公司,此文章寫作時,百度破1000億的信息未有上市公司的公告或者正式財報公布,因此信息屬于非權威信息,自然也就沒有推薦了。
無獨有偶,去年底,網(wǎng)絡上流傳百度要收購今日頭條的消息,小編也以此為主題進行剖析可能性,然而也未能獲得“推薦”標簽,同樣涉及到未經(jīng)公告的重大信息。
3,詆毀、攻擊他人
自媒體時代,企業(yè)和個人都可以入駐,耕耘同一塊市場難免會遇到利益紛爭,連雷軍這樣的大佬在小米發(fā)布會上都忍不住diss華為和榮耀,更何況其他的小企業(yè)和個人。
因此,會有一些企業(yè)利用百家號通過對比的方式詆毀和攻擊競品,給部分企業(yè)造成不良的網(wǎng)絡輿情。
現(xiàn)在百家號逐步意識到這類問題后,對此類文章不僅不會推薦,甚至直接不給通過審核發(fā)布。
即使躲過了機器的初審,后期也有可能面臨抽審不合格導致下線。
4,惡意拼湊
不少自媒體作者就是沖著百家號高價補貼去做號的,文章自然是東拼西湊,既無深度,也不能帶給百度用戶良好的閱讀體驗。這類文章能打推薦標簽,那真是對眾多百家號運營者的極度不公平。
隨著百家號越來越強大的識辨能力,拼湊文章也越來越容易被檢測出來,不打“推薦”標簽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雖說小編運營的百家號是科技領域的,上述幾個不打“推薦”標簽的原因應該也通用于其他領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和探討!
本文由長沙言值科技https://www.0731keji.com/原創(chuàng)所著,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本鏈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