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內容創(chuàng)業(yè)成為一個新的發(fā)展趨勢,甚至很多傳統(tǒng)媒體的記者、編輯紛紛辭職回家創(chuàng)業(yè),內容重新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以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興內容平臺借機做大。就在前兩天,馬化騰在朋友圈的一則回復透露出微信公眾號將推出付費閱讀功能,一時間又激起了無數(shù)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興趣,雖然現(xiàn)在微信公眾號已經有打賞功能,但打賞最多算是閱后付費,對于連版權都不是特別重視的用戶來說,讓大家閱后付費是一個不太靠譜的事情。至于廣告分成,對于很多作者來說更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自己的生存問題,公眾號付費閱讀以后,知識變現(xiàn)會更有前景么?
坤鵬論認為,未必!雖然微信有2000多萬個公眾號,但在推動知識變現(xiàn)這條路上還遠遠不夠。
一、知識付費的先烈
共享經濟在2016年也被大家大書特書了一把,出行方面有Uber、滴滴,租房有Airbnb、小豬,知識領域的共享經濟也有一些代表,比如在行(后來改名分答)、廳客。其實知乎當時也推了個“值乎”,2016年4月1日凌晨上線,用戶關注知乎公眾號后可以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打碼信息,而其他人必須付費才能看到,付費后覺得滿意錢就歸作者,不滿意錢就歸知乎官方。目前這個功能還有多少人在用?至少坤鵬論的朋友圈里,除了“值乎”剛上線那幾天有人用以外,現(xiàn)在完全看不到。
而就在2月20日,廳客宣布停止運營,坤鵬論看到這個消息時還挺意外,新聞是一家貸款類網站發(fā)布的,標題叫《P2P個性化服務交易平臺廳客宣布停止運營》。什么時候廳客也做P2P后?
后來仔細查了一下才發(fā)現(xiàn),廳客還是那個知識共享的廳客,只是因為標題里帶了個P2P,估計是該網站的編輯人員在轉載新聞的時候沒太過腦子,看標題里有P2P字樣就給轉載了。
廳客CEO林超是這么說的:
經過了20個月的經營,廳客app產品即將在未來30天內停止運營。
請大家在未來7天內(2017年2月21日前)盡快把自己賬上的金額提現(xiàn)。
而廳客的母公司廳客科技將會徹底轉型成為一家創(chuàng)作領域的人工智能公司。
其實就在2016年12月14日,廳客剛剛宣布獲得真格基金和心元資本千萬級Pre-A輪融資,這次轉型可以看成是廳客完全放棄共享知識變現(xiàn)這條路。
在拿到投資以后做這樣的轉變,坤鵬論翻了翻腦袋里最能概括這個事件的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分答剛開始改名的時候,依靠60秒語音及王思聰?shù)脑诰€回答讓估值迅速破億,但沒過多久便停止運營,幾十天以后才恢復,雖然項目還在運營,但想恢復到之前的影響力和收入規(guī)模貌似已經很難。
二、老羅的“得到”
提知識付費還真繞不開邏輯思維和他的“得到”,去年邏輯思維從papi醬投資中退出的理由也是想一心一意把“得到”做好。
今年2月21日,“得到”首次公布運營數(shù)據(jù):目前得到App總用戶529萬,日活42萬,訂閱總份數(shù)130萬,總人數(shù)超79萬。目前,得到App付費訂閱專欄數(shù)是19個,除羅輯思維羅振宇專欄定價1元外,其余18人專欄訂閱費每人每年199元。
當然,再具體一些的數(shù)據(jù)也沒有公布,從這些數(shù)據(jù)里其實也很難算出來真實營收情況,即使130萬總訂閱數(shù)是真實的,其中有多少是訂了1塊錢的也不得而知。
退一步講,即使收入數(shù)據(jù)還算理想,“得到”是2015年12月上線的,經過一年的運營,真正能銷售自己知識的除了邏輯思維以外,也只有18個人,如果這個人數(shù)不能擴大到1800個人,18000個人,這種知識付費最多只能算是試水,很難概括成一個成熟或成功的商業(yè)模式。
三、作者還有多少變現(xiàn)平臺
對于靠販賣知識掙錢的人來說,你的知識很重要,但平臺同樣重要。至少到目前,公眾號還沒有開通付費閱讀功能,作者只能通過打賞和廣告分成來獲取收益。坤鵬論翻了一下自己關注的這幾十個KOL大號,也找了一些知名的KOL大號,單篇文章打賞人數(shù)在500人以上的公眾號屈指可數(shù)。更多還是打賞寥寥,所以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被傳出以后,已經有人提出疑問:要錢還是要傳播力?坤鵬論武斷揣測一下,該功能并幫助不了大多數(shù)公眾號作者。
今日頭條也是自媒體人可以變現(xiàn)的一個重要平臺,千人萬元計劃,10億補貼短視頻這些聽起來讓自媒體人直流口水。事實上呢?千人萬元計劃更多補貼的是稀缺內容,如果你寫作方向是一個比較偏的領域,比如怎么養(yǎng)好爬行動物,如果你寫的足夠好或者可以成功申請。如果你寫的是科技類方向,你能成功申請出來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原因很簡單,平臺不缺這方面的內容。短視頻就更是這樣了,大量收入被一些職業(yè)網賺玩家拿走了,他們一個團隊至少也是幾十個賬號,每月十幾、幾十萬的賺,留給個人用戶的收入能有多少?
像百度百家這種后知后覺的平臺,雖然今年有在內容方面投入200億的豪言壯語,但真正用心寫內容的作者一直也沒掙到錢,反而是標題黨,擦邊球類的內容使勁掙錢。沒辦法,大眾還是以娛樂為主。
其他幾個自媒體平臺其實越來越不值得提了,如果你是為了做營銷,那坤鵬論建議你這些平臺你也不能放過,如果你是為了掙錢養(yǎng)家糊口,坤鵬論建議你還是再認真思考一下。
企鵝智庫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識和經驗”最被用戶認可,有63.3%的人有意愿付費;職業(yè)與學業(yè)的發(fā)展建議,也達到將近四成的付費意愿。因而,內容產品“功利性”化的包裝成了不少知識出品方的選擇。
雖說2016年是自媒體大發(fā)展的一年,各路有寫作能力、想靠寫作發(fā)家致富的人都開始坐下來奮筆疾書。但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即使自媒體也越來越向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方向發(fā)展,所以我們看到,公眾號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但停止更新的個人用戶比例更多。另外,今日頭條也在不斷推出除頭條號以外的產品,這些產品也都在分食頭條號的流量,流量對應的就是收入。
坤鵬論預計,2017年將是自媒體作者大浪淘沙的一年,大量缺少變現(xiàn)能力的個人自媒體將被淘汰。
坤鵬論由三位互聯(lián)網和媒體老兵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組合而成,坤鵬論又多了位新成員:廖煒。即日起,坤鵬論所有自媒體渠道對外開放,接受網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寫科技、互聯(lián)網、社會化營銷等,歡迎投稿給坤鵬論。優(yōu)秀文章坤鵬論將在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搜狐自媒體、官網等多個渠道發(fā)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處請關注坤鵬論公眾號:kunpenglun,回復“投稿”查看,自媒體人可加QQ*流,群號: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