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剛下飛機,利益相關,匿了。"
知乎十年,早已沒有最早的嚴肅。這些讓人一笑的段子,似乎多少也有些許的嘲諷味道。
曾幾何時,知乎絕對是獲取專業(yè)知識的有力武器。如今,或許還有很多人通過其獲取知識,但大部分人待在這個社會化問答社區(qū)想必只是討論些新鮮事罷了。
據"BT財經"獨家信源報道,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知乎暫無回應。對于很多人而言,知乎謀求上市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不知道如今的知乎會如何給投資人定義自己。
一個鼓勵認真生產、消費知識的社區(qū)?還是一個熱點討論的社會化媒體?亦或者,一個情緒宣泄尋求共鳴的入口?
每一款成功產品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面臨轉型難題,透過知乎十年的發(fā)展歷程,或許我們能夠對知乎的選擇有了更多新的思考和認識。
大風起于十年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知乎的故事,開始于2010年,但真正爆發(fā)走進更多人視線或許是李開復和知乎走在一起的2011年。
那兩年,有人開始逐漸下沉,譬如門戶網站,譬如當當。而有的人卻也開始了自己的高光之旅,譬如比知乎早一些的美團,比它晚一些的快手,也是現在投資知乎的公司。故而有說法稱,當下許多領域炙手可熱的科技公司許多都誕生于那幾年。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就像《激蕩三十年》中描繪的:"在科學史、藝術史和商業(yè)史上,當一個流派或國家正處于鼎盛的上升期,便會在某一年份集束式地誕生一批偉大的人物或公司。這個現象很難用十分理性的邏輯來推導,它大概就是歷史內在的戲劇性。"
移動互聯網出現,這無疑會是這一商業(yè)歷史戲劇的又一高潮。信息的大爆炸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效率得到提升,但獲得有效知識的效率卻依舊困難。于是,定位是高端、專業(yè)垂直知識問答社區(qū)的知乎便孕育而生。
關于知乎 對 的成功, 在互聯網江湖(ID:VIPIT1)團隊總結看來抓住的其實是兩點:第一是做好克制,積累高質量用戶,第二是知識獲取社交化。
第一步,做好克制,積累用戶。
克制是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需要學習的一門功課。資本誘惑需要克制,規(guī)模擴張需要克制,用戶增長也需要克制。
剛成立的知乎,其提供的最基本服務就是提問與問答,那么擁有大量優(yōu)質回答就成為知乎的平臺核心。在產品運營的初期是通過"邀請碼+實名制"的形式注冊,據了解,邀請碼一般只發(fā)給那些具有某些領域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這就意味著平臺匯聚的一定是足夠專業(yè)的人。而他們發(fā)出的邀請碼也一定是給同一圈子或者同一體量的專家。這種用戶增長層面的克制,是知乎建立自己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基礎。
據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3月,知乎用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87%,職業(yè)人群占75%以上,收入4000元以上的用戶占60%,目標用戶城市畫像主要集中在為一、二線城市。
結合當時知乎的用戶基數推斷,那時候的知乎真的是匯集了不少高學歷人士,慢慢的,知乎開始吸引大批優(yōu)質用戶加入,并形成了以知識分享討論為核心的社交網絡。這些優(yōu)秀的人又吸引更多同類人群加入,平臺進入一個良性生長態(tài)勢。
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不過如此。
第二步,知識獲取社交化。
百度知道為什么沒能成功?答案就是太雜了,不少人都提到過,百度知道的本質依舊是搜索而非專一的問答。
而當時的知乎更像是加強版的"百度知道+百度貼吧"。它有百度知道的問答屬性,但比百度知道更垂直、更深度。知乎有貼吧的社交屬性,發(fā)帖、跟帖、私聊、點贊、評論,但相對于貼吧,內容更垂直、專業(yè),交流群體層次也普遍較高。
社交性,這就意味著在知識探索與分享的過程中會有更多有趣的共鳴。
相比較而言,百度也好,*也罷,只是知識的"快餐",它能滿足80%的用戶需求。剩下20%卻不是"快餐"可以滿足的了,需要"廚師"用心去"烹飪"。
從純粹性來看,那時候的知乎,創(chuàng)作者就真的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去認真寫出自己的答案。漸漸地,真正肚子里有東西的人慢慢發(fā)展成意見領袖,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知乎大V。
在信息快速膨脹的時代,我們需要知乎這樣一款產品給大眾做信息過濾這件事。
對于大多數而言,當時的知乎其實是像是一款"工具",一款難以替代的求知與分享工具,這一定位也決定了知乎沒有其它工具產品那樣的內容化難題,所以不會用完就走,而且強社交屬性也保證了產品的活躍度。
槍響的2015: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2015年,在很多對知乎有情懷的人的眼中,知乎的改變似乎就從那時候開始的。
在那之前,知乎用戶滾雪球式的上漲,各種原創(chuàng)內容在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擺在彼時知乎面前的是一條叉路口:一條通向橫向擴張,另一條通向縱向延伸。
顯然,知乎選擇了前者。
關于這一時期的知乎,自媒體號判官老司機在其《謝邀,這是知乎,剛下神壇》一文中這樣描繪:"2015年前的知乎,內容生產者答題費時費力,還沒有直接的經濟回報,全靠"為人師"的代入感和快感支撐。這類用戶一旦受到杠精和噴子攻擊,極易受到冒犯,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大批老答主離開知乎,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的。"
于是,這才有了后來的企業(yè)入駐和機構號,而這似乎正是知乎不再純粹的開始。
2015年,知乎設立了企業(yè)藍V,具備品牌營銷價值,已不再是單純知識的求疑與分享。次年,知乎又推出了機構號,邀請知名機構進駐。這些舉措或許為其盈利提供了方向,卻可能對知乎過去堅守的產品調性帶來傷害。
知乎還是那個不少專業(yè)人才眼中的寶藏地帶嗎?或許"逼乎"這一坊間稱號出現足以說明問題。
每一款成功的產品都有自己的產品"圖騰"。對于知乎自身而言,它覺得自己還是那個鼓勵生產以及知識分享的社區(qū),但從多個維度來看,知乎發(fā)家的產品圖騰已經開始稀釋。
*知乎破圈,層次稀釋
雖說從知乎開放注冊開始,用戶參差不齊本身就是預料之中的事。就就像此前高校擴招后,學生數量猛烈增加,素質卻參差不齊一般。知乎爆紅涌入太多的人之后,同樣也要面臨不同層次人的信息分享與交流難題。
艾瑞咨詢2017年對知乎用戶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學本科學歷占64.5%,碩士及以上學歷占15.6%。一方面,本科生本身素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結合當時知乎用戶基數來看,知乎的用戶畫像開始囊括更多非高校人才。
當不同圈層人匯聚在一起,矛盾發(fā)生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從知識分享社區(qū)到社會化問答社區(qū)
過去知乎只是小眾化的精英聚集地,但現在更像是社會化熱點的討論集聚地,在社會化媒體屬性方面比起微博熱搜也不遑多讓。這樣一來,用戶活躍度、參與度會更高。但與此同時,知識本身應該是嚴肅的,而社會化卻有不少泛娛樂化的成分,二者其實是不搭的,于是我們在其它平臺經??吹降膰娮?、鍵盤俠、杠精開始頻繁出現在知乎各個問題下面。
這時候,對于嚴肅、嚴謹、嚴格的專業(yè)老牌答主而言,除了"秀才遇到兵"的無奈以外,也有"豎子不足與謀"的疾呼,流失或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免費社群式微,知識付費興起
如果知乎還是原來的知乎,還有那么多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分享知識的專業(yè)人士,那么何來知識付費的興起?
2016年在很多人眼中是知識付費的元年,"白嫖"慣了的互聯網原住民,一下子難以接受,這條賽道飽受非議也就理所應當。但借用某知名作家一個看起來抬杠時提出的論點:"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知識付費既然出現,這反映的本質依舊是市場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也就是說,知乎已經滿足不了很多人的求知需求。互聯網江湖(ID:VIPIT1)團隊成員過去也采訪過一些創(chuàng)業(yè)者、程序員、企業(yè)高管,不少人會選擇羅振宇的得到以及其它一些付費知識分享平臺。
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閆浩(化名)很早之前也是知乎的重度用戶,可如今,用他的話來說已經快忘了自己知乎上還有幾萬粉絲。平時工作會很忙,但在得到持續(xù)學習消費超過兩萬元。互聯網江湖(ID:VIPIT1)團隊成員Tracy問及他知識付費是否只是緩解焦慮時,閆浩這樣講道:"如果只是緩解焦慮,付費尋求專業(yè)知識就像止疼片,時間長了就沒什么作用了。之所以會一直堅持付費學習是因為我真的能在上面學到不少東西。不只是課程有收獲,下面評論互動也有收獲,在我心里它已經取代過去知乎的地位。"
在互聯網江湖(ID:VIPIT1)團隊看來,內容泛化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是所有內容平臺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知乎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從知乎專欄、知乎日報、知乎周刊,步伐似乎有些快了點。尤其是后來的熱榜專題,針對社會熱點、輿論焦點、生活痛點、行業(yè)知識、校園職場等內容。知乎已經從內容社區(qū)轉變成為個人與集體討論的社會化媒體,那么知乎如今是否還有資格高舉內容和知識的大旗呢?這一點或許見仁見智了。
2015年前后的知乎,開始自己的持續(xù)破圈之旅。當時誰也不知道故事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fā)展,但接下來時間告訴每個人答案,那就是:失去的圖騰與稀釋的芳華。
知乎的當下之年: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現在知乎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社會化大眾情緒的宣泄入口,早已不是什么信息知識分享平臺。偶爾登錄只會看到各種情緒化的提問,例如對某件事怎么看,對某個人怎么看等等,這算什么知識?和過去發(fā)個帖有什么兩樣?"
在問及現在對知乎的感覺時,一知乎曾經的大V這樣對互聯網江湖(ID:VIPIT1)團隊講道。言語中,多少也流露出他對當下平臺調性的不滿與惋惜。
根據天眼查app檢索顯示,2019年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F輪融資,總額4.34億美元。已經進入F輪的知乎,似乎的確到了必須上市的節(jié)點,接下來要想獲取更多融資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和知乎融資狀況比較像的也只有滴滴,今年關于滴滴謀求上市的傳聞一直都在流傳。從這個維度來看,知乎謀求上市的傳聞其實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想要謀求好的市值,就必須抬高自己社會媒體地位。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知乎雖然有些微博化了,但卻要承擔微博沒有的壓力。
微博的社會討論其實是淺嘗輒止,而知乎上確實長篇大論的深入交流,有時候不免會讓人擔心。因為任何形式的UGC內容社區(qū),都需要警惕內容層面的"失控"。海量用戶涌入后,發(fā)言門檻低,導致什么樣的內容都可能出現,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就像之前的小紅書就因內容問題被下架,快手也曾因為野蠻生長的內容被認為土味、內容質量差等。
而知乎作為一社會屬性強的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很多用戶看起來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非常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一旦出現熱點話題,在知乎上立馬會有人提問"關于某某某,你怎么看?"
觀點與觀點的碰撞本身沒什么問題,但很多問題尚不清晰就在知乎上展開評論聯想,可能會出現一些理解錯誤、帶節(jié)奏等現象。提問、回答是用戶的自發(fā)的不可控行為,這就意味著什么樣的回答都有可能出現,以后會不會出現觸碰底線的事情呢?這誰也不確定,但知乎確實應該有這樣的顧慮。
在互聯網江湖(ID:VIPIT1)團隊看來,知乎破圈本無錯,但它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步子邁的太大。進化這件事,應該是局部的、緩慢的、克制的,而不是摧枯拉朽般的、大范圍的。最早的克制,讓知乎成為產品克制學的教學案例,而后放開自我的內容泛華,知乎似乎又成了產品核心價值稀釋的負面教學。
知乎不是不應該破圈,而是不該在破圈的過程中對發(fā)家業(yè)務帶來傷害。
在這一方面,B站其實是個不錯的正面案例。現在B站早已不只是二次元愛好者的世界,汽車、科技、金融、音樂,內容范圍非常廣。例如科技層面的半佛仙人,原來也是知乎大V,他個人的破圈也代表著B站的破圈。但B站下面每一個圈層都屬于一個獨立的群體,彼此之間看似處在同一片天空下,卻也有著涇渭分明的界限。
但知乎在"泛化"的過程中似乎并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因為太快了,不同內容的關注群體混在一起,好像忘記自己早期做產品時的那份克制。
知乎十年,從克制欲望到放開自我,摘下了工具化的帽子,建立了社會媒體的標簽。
不知道最后會出現怎樣的走向,但希望知乎到最后不要兜兜轉轉一圈后發(fā)現,那個看起來已經走出聚光燈的知識世界才是自己永遠的家。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文:互聯網江湖 作者:劉志剛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