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渠道為王,產品為王的說法層出不窮。
渠道為王的簇擁者認為,是渠道作為線,把產品的點連接到消費者的面上,將產品觸達的消費者增多。產品為王的擁護者認為,互聯網對傳統(tǒng)分銷渠道造成沖擊,越來越多的產品通過自己的產品優(yōu)勢和營銷策略,縮短了產品到達消費者的環(huán)節(jié),產品作為點,直接覆蓋向消費者的面。
最近產品方與渠道方的沖突也變的多了起來,《堡壘之夜》開發(fā)商Epic 因“蘋果稅”將蘋果公司訴諸法庭,特斯拉與拼多多在網上口水戰(zhàn)打得不可開交。產品與渠道之間博弈不斷,那么如今究竟是產品為王?還是渠道為王?
在分析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產品與渠道。
產品可以是傳統(tǒng)商品,可以是內容,可以是虛擬商品。渠道可以是傳統(tǒng)經銷商,可以是平臺,可以是微信號。“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說:“營銷渠道就是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的具體通道或路徑”。不同形態(tài)的生意到達消費者的方式不同。
產品強于渠道時,產品會構建直接到達消費者的官方渠道;產品弱于渠道時,會選擇代理商、分發(fā)平臺等代理渠道。
大概了解產品和渠道后,我們再來看下蘋果、Epic和特斯拉、拼多多這兩個事件。
蘋果、Epic之戰(zhàn)——產品對渠道的反攻
8月13日,Epic Games以《堡壘之夜》中的支付通道為餌,誘使蘋果、谷歌下架《堡壘之夜》,從而打響了反壟斷之戰(zhàn)。
安卓平臺除了Google Play外還有其它渠道可以下載,但IOS平臺由于其封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未安裝《堡壘之夜》的蘋果設備將無法再安裝,所以蘋果與Epic之間的斗爭關注度極高。
《堡壘之夜》被兩大平臺下架后,Epic毫不示弱,開展了一系列反擊。在輿論上,Epic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起“Free Fortnite”(免費堡壘之夜)的話題,引導大眾一起反對高額抽成。在法律上,對蘋果和谷歌提出反壟斷訴訟。同時,尋找科技公司作為盟友,一起與谷歌蘋果對抗。
(Epic Games制作的反蘋果廣告截圖)
作為產品方,Epic有3.5億用戶的《堡壘之夜》這款超人氣作品,有虛擬引擎這個被許多次時代游戲開發(fā)者使用的基礎建設,優(yōu)質的游戲與技術是其抗爭蘋果的底氣。
作為渠道方,蘋果的App Store在早期幫助許多應用開發(fā)者在蘋果生態(tài)內獲利,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分賬體系。而且蘋果在全球有近10億iphone手機保有量,用戶數與封閉的生態(tài)是蘋果的利器。同時,蘋果是生態(tài)的建立者,握有Epic開發(fā)者賬號的封殺權。
雙方互不退步,這場戰(zhàn)爭逐漸向持久戰(zhàn)發(fā)展。8月25日,法官判定Epic上線自己的支付通道違反商業(yè)合同,但不支持蘋果封殺Epic虛擬引擎這種報復性競爭行為。26日,蘋果發(fā)布聲明隨時歡迎Epic在遵守蘋果稅的情況下上架《堡壘之夜》。27日,Epic發(fā)布聲明,《堡壘之夜》新賽季內容將不會登錄IOS平臺。29日,蘋果封殺了Epic的開發(fā)者賬號(不影響虛擬引擎)。
(堡壘之夜微博新賽季宣傳視頻)
蘋果與Epic你來我往,但接著打下去,一定會是三輸的局面。蘋果的《堡壘之夜》用戶將流向其它平臺,《堡壘之夜》將損失掉蘋果平臺上的用戶,消費者無法在蘋果設備上體驗Epic的游戲。在網上,甚至有人在高價售賣預裝有《堡壘之夜》的蘋果產品。
這個事件其實就是渠道強于產品的代表,早期Epic在蘋果面前話語權弱,服從蘋果制定的三七分成無可厚非,隨著Epic產品人氣越來越高,收入越來越高,看著蘋果只是提供下載就可以獲得自己三成的收入,就萌生了想要與蘋果碰一碰的想法。
蘋果渠道下,至今僅有一例讓蘋果放棄抽成的例子,就是微信內部的打賞功能,是蘋果與騰訊僵持10個月最后做出都不抽成的決定。根據天眼查APP顯示,Epic Games是家與中國騰訊合伙的公司,騰訊讓蘋果做出讓步這一先例,或許也是Epic硬剛的期望效果。
其它強如亞馬遜、微軟,也都是選擇在蘋果上線的應用閹割一些付費項目。國內部分廠商選擇增加蘋果付費金額,提高主播抽成比例,將蘋果稅轉移給消費者或內容生產者。
拼多多與特斯拉之戰(zhàn)——渠道對產品的圈養(yǎng)嘗試
如果說蘋果、Epic之戰(zhàn)是渠道強于產品的代表,那么特斯拉與拼多多之戰(zhàn)就是產品強于渠道的代表。
拼多多、特斯拉之戰(zhàn)起于拼多多在百億補貼中發(fā)起的特斯拉汽車萬人團活動,拼多多與宜買車聯合對Model 3補貼2萬元,特斯拉不予承認,拒絕交付武漢車主汽車。兩家在微博上你來我往,紛紛表示可以幫助消費者*對方。
作為產品方,特斯拉有自己的官方直營渠道,保障了價格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且對消費者價格透明。同時十幾年的品牌經營,已經將特斯拉品牌塑造成早期手機屆的蘋果,高端且有狂熱追隨者。
作為渠道方,拼多多在沒有得到特斯拉授權的情況下對特斯拉產品進行補貼,與百億補貼的目的一致。拼多多需要提升客單價,用真金白銀吸引來五環(huán)內用戶,對低頻次高額度商品進行補貼,進而帶動高頻次消費,留住用戶。
產品硬剛渠道,拼多多之前也曾對蘋果手機、國行switch等商品進行過補貼,雖然這些產品也都與拼多多撇清關系,但從沒有一家企業(yè)像特斯拉一樣反應這么大,原因是什么呢?我們可以從淘寶與商家之間的博弈找到答案。
淘寶作為渠道,早期幫助商家免費開店盈利,但隨著商家越來越依賴淘寶平臺獲客,營銷、租金、工具使用等費用也就水漲船高,在一些購物節(jié)活動下,淘寶甚至可以要求商家“二選一”。
這就符合安東勝老師提出的“剪羊毛理論”。“剪羊毛理論”是相對于“魚塘理論”提出的,魚塘理論是看重客戶的短期價值,而“剪羊毛理論”是看重客戶的長期價值,把小羊養(yǎng)到一定的時期,才剪去他的羊毛。
所有在淘寶平臺開店的商家就像是一群小羊,早期淘寶給小羊們喂草,幫助商家在淘寶開店,為商品推流量,讓商家獲利,后期就可以持續(xù)的在商家身上剪羊毛。
不難發(fā)現特斯拉與拼多多的硬剛,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剪羊毛”理論。
蘋果手機、國行版switch等除了自己直營的官方渠道,還有經銷代理渠道,產品方不僅要考慮自身利益,還要考慮經銷商的利益,部分經銷商希望拼多多可以幫助自己賣貨。同時,由于只是部分經銷商與拼多多合作,拼多多并不能對產品方做出任何要求,產品方并沒有進入拼多多的羊圈中。所以對拼多多百億補貼大多是讓消費者注意真?zhèn)危⒈砻鳑]有與拼多多合作。
但是特斯拉有自己的官方渠道,產品直接連接消費者,省去了中間商賺差價。一旦讓拼多多補貼順利實施,拼多多就可以繼續(xù)以同種方法干擾特斯拉的定價體系,將特斯拉消費者吸引到拼多多,增加對特斯拉的話語權,把特斯拉變成自己羊圈中的“小羊”。為了避免被拼多多在渠道上卡脖子,特斯拉只能硬剛到底。
拼多多這件事的高明之處在于,實打實的補貼消費者,站在了消費者的一邊,與拼多多對立就是與消費者對立。對特斯拉嘗試圈養(yǎng)失敗后,拼多多要考慮的就不只是消費者了,更多的是怎么樣讓產品方心甘情愿、舒舒服服的“剪羊毛”。
渠道與產品誰為王,無限的“競合游戲”
回顧過往的渠道與產品之間的關系,其實并沒有誰王誰寇的判定,雙方更多情況下處在競合狀態(tài),合作共贏卻又互相競爭。
比如淘寶打出讓天下生意更好做的口號,早期采用免費開店的模式,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駐,許多商家因此獲利。但同時商家也在給淘寶交付大量傭金,為淘寶提供海量的SKU,讓淘寶變成萬能的淘寶。
美團早期采用地推的模式,拉品牌商家與中小商家入駐。美團為商家提供更多的獲客渠道,同時也抽取著高額的傭金。
產品方與渠道方相愛相殺,產品為渠道提供子彈,渠道讓產品打的更遠,相互成就卻又相互制衡。渠道與產品之間無非存在三種狀態(tài),不合作、和諧共處和開戰(zhàn)。
第一種狀態(tài)是產品方有自己的官方渠道, 產品有足夠優(yōu)勢,且品牌影響力大,營銷策略做的好。例如特斯拉,雖然不與經銷商合作,但憑借其品牌影響力,就可以讓受眾知曉其官方渠道,直達消費者?;蛘呤且环降膬r值完全消失,例如隨著移動互聯網發(fā)展,許多應用商店消失。
第二種狀態(tài)是雙方有一方特別強, 有足夠的優(yōu)勢,絕對的話語權,在合作中就能占據有利的位置,而較弱的一方也有利可圖,產品與渠道可以合作共贏。例如早期的蘋果生態(tài)對應用開發(fā)商的優(yōu)勢,早期線下商家對淘寶的優(yōu)勢,早期餐飲行業(yè)對美團的優(yōu)勢,移動互聯網行業(yè)興起時期應用商店對應用開發(fā)者的優(yōu)勢。
第三種狀態(tài)是隨著時間變化, 雙方地位發(fā)生改變,一方由弱變強,或者另一方優(yōu)勢沒那么明顯,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例如美團商家在疫情期間痛斥美團傭金過高,Epic與騰訊反對蘋果稅。
MIT斯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施馬倫塞在《撮合者:多邊平臺的新經濟》中探討過成功的多邊平臺企業(yè)特征:具備平臺集群效應,能夠對雙邊伙伴、用戶產生價值和吸引力,形成符合定位的平臺分工能夠有合理的利潤分配機制,保證各方從中有利可圖。
對于渠道來說,連接產品方與消費者,同時還要關注自身利益,保證各方有利可圖,這中間的平衡不好把握。
例如蘋果30%的抽成是行業(yè)公認的,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抽成是否過高。在Epic吹響反蘋果壟斷聯盟第一聲號角之前,歐盟就在今年6月份對蘋果進行了反壟斷調查,在Epic之后,韓國財團提交了對蘋果反壟斷調查的申請。
30%的抽成起源于任天堂,任天堂也可以說是渠道與產品競合游戲下的典型案例。任天堂作為渠道,對switch平臺上的游戲把控甚嚴,這使他在與雅達利的競爭中避免落入“雅達利大崩潰”。而對產品方把控過嚴,也導致產品方與索尼PS合作,變相幫助了競爭對手的崛起。
渠道與產品的競爭格局一直在變,其實都是為了利益。在“競合游戲”中如何尋找到多方利益的平衡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日光之下無新事。“上個乘客付了19塊,平臺給我打了21塊。”最近筆者在乘坐滴滴的新平臺花小豬時與司機聊天,司機講了花小豬平臺對司機乘客的補貼,還吐槽了滴滴的高額抽成。
渠道與產品的“競合游戲”仍在上演。
科技自媒體“翟菜花”,訂閱號:翟菜花,個人微信號zhaicaihua002,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