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互聯網 >  正文

IP經濟消亡史:變賣、貶值、蒸發(fā)…

 2019-01-14 12:01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IP失靈,本質不是IP的勢能出現了衰減,而是偏離IP價值的創(chuàng)作失了靈”,企鵝影視韓志杰說。

2014年“泛娛樂”成為文化娛樂業(yè)的關鍵詞,繼騰訊提出泛娛樂戰(zhàn)略后,互聯網巨頭滿懷斗志開始布局娛樂產業(yè)。但隨著一子子落下,棋局未成、IP已衰。

背靠騰訊這棵大樹,韓志杰尚能拋開這些年流水般投注的資金,有氣力去剖析IP失靈的現實,而陳援夫婦抱著當初4500萬元儲存的約27個IP改編權,怕是心痛不已。歡瑞世紀的IP中仍有21個尚未開發(fā),其中更有一些已經過期。

“眼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一位從業(yè)者如此形容。2016 IP元年熱錢涌入,他和一批剛畢業(yè)的制片人相似,趁著行業(yè)的東風,對自己剛拿到融資的項目侃侃而談,而現在卻已經在家待業(yè)了好幾個月。同他相識的另一位,據說已經轉入租車行業(yè)。

4年時間,巨頭步伐放緩、投資回歸理性,從業(yè)者焦慮難安、四處逃散,IP經濟的潮流正走向消亡,這恐怕不是簡單一句IP失靈就解釋得了。

變賣、貶值、蒸發(fā)…IP經濟“出逃”

奧飛娛樂比騰訊更早進入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戰(zhàn)略,但現在卻不得不親自將體系拆解。

2018年年底,媒體報道,奧飛正在尋求出售有妖氣的部分資產,也有消息稱可能會打包出售整個平臺業(yè)務,而價格大概率低于奧飛此前的收購金額。三年前,奧飛以打破國內動漫產業(yè)最高收購價格的9.04億,將有妖氣收入囊中,而這還只是其兩年瘋狂并購的一小步。2016年奧飛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數量達67家,該年對外投資額甚至超過了其全年的總營收。

然而“架子”勉強搭起來了,卻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這些業(yè)務運轉,有妖氣從排頭兵到離開第一梯隊,正是在被奧飛收購后?,F在奧飛有心無力,只能變賣IP資產。

《北京商報》在2011年的一篇報道中寫道:網絡小說的影視版權費有的幾萬元就能買下,而一部網絡小說在劇本投入上不超過15萬元。2013年侯小強離開執(zhí)掌五年的盛大文學之前,他曾去跟新麗傳媒曹華益賣版權,卻被勸阻“你們那都是怪力亂神,改編不了電視劇”,后來即使是《鬼吹燈》這種經典大IP也只賣了300萬元。

轉折發(fā)生在2014年,當年頭部作品版權價格開始突破百萬元,至2015年,大批網絡文學作品的版權費開價200萬元以上。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在2016年說道,“10年前,三四十萬元就算貴的了,現在同類等級的IP價格最低也要五六千萬元”。但即使這樣,入場者趨之若鶩。

市場對IP版權從不屑一顧到狂熱瘋搶,“洗劫一空”差不多用了三四年的時間,而貶值轉賣一旦起了頭,價值坍塌也可能只是一瞬的事。

據悉,IP劇大戶慈文傳媒、樂視影業(yè)、東方明珠旗下的尚世影業(yè)等知名影視公司,或多或少都積壓了一些IP。遇到2018這一影視行業(yè)的“荒年”,沒錢投資、沒人制作、難以播出等普遍現象,正在逐漸將尚未轉化的IP變?yōu)橛耙暪镜牟涣假Y產。

與此同時,這波IP經濟的消退正沿著IP運營的產業(yè)鏈向下呈現擴大化趨勢。

在IP變現的兩條核心路徑上,頭部玩家?guī)缀跞侩y逃市值蒸發(fā)、“失血”過度的命運。唐德影視因一部《巴清傳》腹死胎中,公司整年資金緊缺,并影響對其他影視劇項目的投資進度;華錄百納、文投控股、華誼兄弟、長城影視等企業(yè),股權質押、爆倉的消息接連不斷。至于游戲,在整個行業(yè)因政策監(jiān)管而幾近崩潰的狀態(tài)下,IP的價值或許可以簡單歸零。

由此,到最后從業(yè)者開始大規(guī)模逃離。一位擁有十多年資歷的編劇說,“現在的情況,和零幾年大學剛畢業(yè)的時候情況類似。最近三四年爆發(fā)式增長,經過這次寒冬,又回到了以前的正常狀態(tài)”。以前熱錢涌入時,大批編劇工作室應運而生,忙的時候,“一個人接8個戲,層層分包”,而到了2018年,項目擱淺、后續(xù)報酬遲遲不見蹤影,工作室只能裁員、解散。

集體失靈,去IP化之風

兩年前,影視娛樂行業(yè)無IP不談,兩年后,很少有圈內人愿意主動用及IP這個詞匯。當從業(yè)者紛紛開始懷念煤老板,IP經濟的信心從內向外崩壞。

“在投機取巧的爛片作品逐漸失去生存之地的時候,操盤一個影視項目的風險也隨之加劇,如此,投資者在投資一部影視作品時也會變得愈加謹慎小心”,馬中駿前一段時間將此歸為影視寒冬。

IP風潮形成,馬中駿是其中的“關鍵先生”,另一個則是陳援。前者獨家投資電視劇《花千骨》,僅這一部劇就給公司帶來了超過4億元的利潤,而后者操盤的《古劍奇譚》,一舉收割了眾多當時一線的“流量小生”。馬中駿和陳援創(chuàng)造了IP轉化經濟上流量和營收的兩個高峰,也由此激起了業(yè)內對IP效應盲目的信奉。

當時投資人、制片導演等參與者普遍認為,“只要這個劇是由大IP改編的,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不過很快他們就用上億的投入代價,證明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IP從頭到尾只不過一個放大器的作用,既放大優(yōu)秀也放大劣質。2016、2017年之間,《歡樂頌》、《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為數不多的爆款,巧妙地掩蓋了IP經濟下行的現實,而去年IP大面積失靈,遲來的反思未必還能挽救“信仰”丟失。

最尷尬的是一些頂級IP。

2018年天蠶土豆同名小說改編的兩部作品:《武動乾坤》和《斗破蒼穹》,前者在東方衛(wèi)視播出第二天,收視率下降至0.285%,后者網絡視頻平臺總點擊量16.8億,湖南衛(wèi)視首播僅有0.67%。視頻平臺的數據也沒好到哪里,騰訊視頻獨播的《沙?!肪W絡視頻平臺總點擊量50億,天下霸唱的《天坑鷹獵》為優(yōu)酷獨播,網絡視頻平臺總點擊量13億。

反倒是,非知名演員主演的《延禧攻略》和一部非暢銷書《香蜜沉沉燼如霜》成功“打臉”。

相比之下,游戲領域的IP效應弱化則更為直觀。從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一年多的時間里,進過中國區(qū)iOS游戲收入榜前十的二次元手游,不過《陰陽師》、《火影忍者》、《FGO》、《戀與制作人》四款。其中只有《火影忍者》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動漫IP,《FGO》的原作FATE系列本就是知名游戲IP。

這場IP經濟的消退,不再是某單一環(huán)節(jié)錯位或者缺失,而是信任和價值體系開始動搖,無論主觀還是客觀,都難以再提供IP有效開發(fā)的最佳環(huán)境。更何況,現在整個行業(yè)對IP的反思,與其說是“回歸內容”,不如說是對IP避而不談或推動踩踏。

當巨頭不談泛娛樂

2018年4月,最早在騰訊內部提出“泛娛樂”概念的程武說,泛娛樂這一概念已經完成它這一階段的歷史使命,而騰訊互娛新的方向是“新文創(chuàng)”。

自2014年開始,泛娛樂思維成為互聯網巨頭協(xié)同開發(fā)娛樂業(yè)態(tài)的核心,IP被看做是一條串聯的主線,可以構建起內容帝國。簡單地說,泛娛樂傾向理論層面,而IP則是執(zhí)行,兩者存在商業(yè)上的共生關系。然而當騰訊這個“泛娛樂”和“IP經濟”的最大推動者,調整了口號和方向,IP被弱化的信號已經開始明顯。

首先直觀表現在閱文集團,作為IP源頭和開發(fā)的首要陣地,2018年公司累計自高點重挫66.6%,到年末已經跌到了36港元附近。股價波動尚可歸咎于市場行情,但在收購新麗傳媒一事,資本市場對閱文集團進行IP產業(yè)鏈延伸的反應,無不說明一種看衰情緒。

騰訊的投資布局也在2018年發(fā)生重大轉變。據CVSource的數據顯示,2017年騰訊對外投資共計118筆,其中游戲行業(yè)投資有9筆,占全部投資的7%,與游戲正相關的文化娛樂產業(yè)合計32筆,占全部投資的27%。粗略估計,騰訊對泛娛樂相關產業(yè)的投資達到了34%。如圖所示,這正好對應2017年達到的一個頂峰。 

但是2018年第一季度過后,隨著文娛行業(yè)創(chuàng)投熱情驟減,騰訊在文娛、體育、游戲領域的投資也隨之縮減。我們看到,虎牙、美團、拼多多、騰訊音樂等公司上市,固然讓騰訊再次進入收割期,可這些公司大多都是早先已經進入的,去年最大的舉動也就是一個新麗傳媒,而新麗傳媒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未來騰訊對泛娛樂投資收緊,或許可以預期。一方面,架構調整后,騰訊將重點轉移到產業(yè)互聯網,另一方面,游戲業(yè)務長期受限,意味著IP業(yè)務的變現速度將不如以往,相同的,游戲IP的反向輸出也不盡如人意。

除了騰訊,阿里大文娛的走向也值得關注。

在兩年三次換帥之后,阿里看似沒有放棄原來的決心。1月2日消息,阿里巴巴宣布,阿里體育將與阿里大文娛相關版塊進一步全面融合打通,更早一些還增持了阿里影業(yè)的股權。

但是在IP經濟上,阿里的舉動缺少市場風向標的參考價值。因為從2016年開始,阿里大文娛基本沿著俞永福提出的“基礎設施”方向在走,所以長期以來大文娛的重心從內容轉向渠道,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阿里缺乏核心IP,更沒有IP運營的基因。

由此,我們不妨把眼光放在進行泛娛樂規(guī)劃的單一領域行業(yè)巨頭,比如奧飛娛樂、三七互娛、完美世界以及收割IP紅利而起的影視公司。雖然他們依然繼續(xù)堅持打通從IP到制作研發(fā),再到推廣運營的鏈條,但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和業(yè)績大考卻牽制了前進的步伐,使得他們不得不謹慎小心。

以文投控股為例,17年其計劃收購海潤影視、悅凱影視和宏宇天潤三家公司,但該筆重組一拖再拖。直到去年6月,文投控股表示終止對悅凱影視15億元的并購,長達一年的計劃終于宣告泡湯。

互聯網巨頭和行業(yè)玩家的資本博弈,推動IP經濟飛上風口,而現在他們也過得艱難。

按照歷史經驗,文化娛樂產業(yè)具備“抗經濟周期屬性”,可國內卻沒有呈現出與規(guī)律相對應的景象,IP效應在這個時候失靈,無異于將自我推向消亡。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同名微信公眾號:歪道道(wddtalk)。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文章

  • 定義大模型算力 北京超算亮相全球數字經濟大會

    2023年7月7日,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閉幕,本屆大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共同主辦,以“數據驅動發(fā)展,智能引領未來”為主題,致力于構建國際頂級的交流與合作平臺,共創(chuàng)普惠均衡、創(chuàng)新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全球數字經

    標簽:
    數字經濟
  • 深信服何朝曦:以更簡單、更安全的中國數字經驗,助力東盟產業(yè)發(fā)展

    7月4日,中國—東盟新興產業(yè)論壇在深圳市召開。論壇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以“開放包容,協(xié)同共享,共促新興產業(yè)務實合作”為主題,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印尼工業(yè)部部長阿古斯、新加坡新聞和通訊部部長楊莉明、老撾工業(yè)和貿易部部長貢瑪西、緬甸工業(yè)部部長查理丹、菲律賓信息

    標簽:
    數字經濟
  • 遼寧:數字經濟在工業(yè)領域的滲透力達到24%

    7月6日,2023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在大連開幕。本屆主題為“數字創(chuàng)新、融合發(fā)展”。商務部、科技部、貿促會和遼寧省人民政府主辦,大連市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外貿發(fā)展事務局承辦。6日-9日展會期間,將中國計算機學會東北論壇、華為開發(fā)者大會2023大連分會場等40余個專業(yè)論壇,以及產業(yè)合作、人才交流、

    標簽:
    數字經濟
  • 剖析中國互聯網行業(yè)面臨的五大困境:現狀與對策

    當前中國互聯網行業(yè)面臨諸多困境,包括市場飽和度增加、技術創(chuàng)新不足、同質化競爭、監(jiān)管政策變化以及國際化挑戰(zhàn)等。

    標簽:
    中國互聯網
  • 循環(huán)智能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斬獲“大模型行業(yè)應用典型場景案例”等成果

    7月2日,“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循環(huán)智能(RecurrentAI)獲得兩項重要成果:攜手“自如”聯合開發(fā)的大模型應用項目獲評“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yè)應用典型場景案例”;成功入選“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產業(yè)創(chuàng)新伙伴計劃第二批成員”,并且在現場與創(chuàng)新伙伴計劃的“數據伙

    標簽:
    數字經濟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