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互聯(lián)網(wǎng) >  正文

未來的人工智能作曲將取代周杰倫?

 2016-07-21 11:25  來源: 用戶投稿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7月19日晚,百度聯(lián)手尤倫斯藝術中心舉辦了“AI科技與藝術之夜”的活動,其將傳世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畫作》的其中兩聯(lián)分別譜成了20余秒的鋼琴曲,從而實現(xiàn)了視覺呈現(xiàn)向聽覺表達的轉(zhuǎn)化。

值得一說的是在一部名為《天蝎》的美劇在第一季第八集中講了這么一個故事,當下的音樂流行榜單中有一大半其實都是出自人工智能算法之手,并非音樂人的作曲,而發(fā)明該算法的天才工程師由于知道太多秘密,因此遭遇到了音樂公司的暗殺,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其反應的是人類依然無法認同機器可以像人類一樣創(chuàng)作藝術。

那么人工智能是否真的能夠取代人類作曲嗎?未來的人工智能作曲將取代周杰倫嗎?讓我們通過此次百度的“AI科技與藝術之夜”再來看一下。

以下是該視頻地址:

一,機器如何理解視覺音樂

為每一張圖片生成音樂,百度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識別圖片,根據(jù)圖片和語義標簽訓練得到語義標簽提取模型。

簡單的說就是為每個圖片打標簽,以途中的山水畫舉例,其中有著高山、流水、孤舟等等物件,因此機器會對其打上這些物品的標簽,除此之外,根據(jù)顏色的多少機器也會打上“黑色”、“灰色”等等標簽,而這些標簽本質(zhì)上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每個詞背后都與數(shù)據(jù)網(wǎng)絡有著海量的連接,因此被稱為“模型”。就好像人類說一個詞所反映的不是詞語,而是這個詞語背后所折射的一堆詞,在這點上人工智能識別圖片的方式已經(jīng)與人腦很相似。

第二階段:曲譜生成,根據(jù)曲譜和歌詞得到局部曲譜聚類模型、語義標簽與局部曲譜聚類的相關性模型、局部曲譜聚類之間的相鄰概率模型。

簡單的說就是根據(jù)標簽與已經(jīng)采集到的音樂單元匹配,這些音樂單元分別是從各個名曲的曲譜中所截取,切分到了最小單元,最后通過深度網(wǎng)絡神經(jīng)算法將此前采集的音樂進行延展和整合,最終達到一體化的效果。

二,還有哪些可以應用的領域

私人定制音樂:

莎士比亞曾說如果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意在說明基于每個人的經(jīng)驗、閱歷的不同,因此對于藝術會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觀點與視角以及不同的共鳴,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對于藝術的偏好更是不盡相同,如歐洲偏好油畫,中國偏好水墨等等。

因此,私人定制音樂可以滿足不同地域、文化、階級對于一幅畫的不同感受,通過收集這些國家居民的文化、教育、個人經(jīng)歷,就可以通過同一幅畫作,為每一個人演奏出不同的音樂。這之中有著極大的想象力,今日頭條的新聞推薦閱讀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正式因為其滿足了個性化的需求,而私人定制音樂則可以滿足大眾千人千面的審美視聽需求。

為視障人士作曲:

對于先天殘障人士而言,其最大的痛苦在于無法看見這個世界,更不用提欣賞藝術,而人工智能作曲則可以幫助他們通過耳朵去“看”這個世界,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人工合成,人工智能可以更為準確的表達出“太陽”、“月亮”、“星星”這樣讓他們難以想象的東西,這對于視障人士來說是一個巨大福音。

AR\VR游戲結(jié)合:

此外,當前如火如荼的AR以及VR也同樣可以應用人工智能作曲技術,尤其是AR游戲,多變復雜的線下環(huán)境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音樂與游戲適配,而配合環(huán)境變化,像變色龍一樣的音樂將會給玩家?guī)砀由砼R其境的體驗,因此還有著很大的潛力,而目前《pokemon go》這款虛擬現(xiàn)實游戲的火爆則也意味著AR市場有著極大的想象空間。

三,技術正在如何改變藝術

1877年,愛迪生發(fā)明了留聲機,其將留聲機定義為“一個會說話的機器”,他考慮的僅僅只是想把人類的講話錄下來,但是沒有想到的是, “一個會說話的機器”中的“說話”并不是大眾所關注的焦點,更多的是被用來錄用各界名流的音樂演出,而隨后“留聲機”逐漸進化成了“唱片機”,“留聲機”這一名字反而成為了“唱片機”的早期代言,這是讓愛迪生極為意外的事情。

事實上,技術與藝術的關系從來如此,技術的誕生僅僅只是為了解決人類生產(chǎn)活動中的實際問題,并不是為了藝術創(chuàng)作而準備,但是最終藝術總能將技術為自己所用,目前所有的藝術活動都已經(jīng)離不開任何電子設備。

此次人工智能的作曲其實也同樣如此,技術一直在幫助藝術走的更遠,更多元,古人會為每一幅畫題詩,讓這幅畫的藝術形式可以更加多元,而我們則通過為每一幅畫作曲,讓同一件藝術品得到更多人的欣賞,這是一個趨勢。

那么回到開頭的問題,未來的人工智能作曲是否將取代周杰倫呢?我認為暫時還不會,因為以上的原理都在說明人工智能技術是在視圖理解人類并制造確定性,但藝術則需要在理解人類之上制造不確定性。

因此,人工智能能夠做的是幫助周杰倫更好的創(chuàng)作,而明星公司追殺天才工程師的事情暫時也只能出現(xiàn)科幻電影中吧。不過人工智能能夠?qū)λ囆g所能夠產(chǎn)生的幫助,將會遠超從前,看圖作曲只是第一步,我們值得期待很多。

作者微信公眾號:“首席發(fā)言者”(shouxifayanzhe)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人工智能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