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配置開發(fā)環(huán)境,mysql+jdk+tomcat教程全解
最近由于自己開發(fā)需要,就下手租了一臺服務器,系統(tǒng)版本是centos6.5,64位機器。
在配置環(huán)境的時候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有發(fā)現比較全的開發(fā)環(huán)境配置方法,于是把自己的配置方法發(fā)上來以供大家交流學習。
首先安裝JDK:
在oracle網站下載jdk,,我下載的是1.8版本的jdk,由于是64位的linux系統(tǒng),所以我下載了linux-x64的rpm安裝包。
將安裝包拷貝到服務器上(我用的是winscp工具),然后執(zhí)行一下命令:
chmod -777 文件名,獲取執(zhí)行權限
rpm -ivh 文件名,開始安裝。
由于是1.8版本的jdk,所以不需要配置環(huán)境變量,直接輸入java -version檢查是否安裝成功。
接下來安裝mysql,為了簡單起見,我直接使用yum的安裝方式,下面是安裝步驟:
1.檢查系統(tǒng)是否有自帶的mysql,如果有就刪除掉(一遍linux操作系統(tǒng)均自帶了mysql,但貌似不是很好用,我是直接卸載掉然后自己安裝的)
檢查命令:rpm -qa|grep mysql 如果出現有mysql的安裝包,就執(zhí)行下一步,否則跳過下一步。
2.卸載mysql安裝包:rpm -e mysql-libs-5.1.66-2.el6_3.i686 --nodeps(不同的機器mysql安裝文件名可能不一樣,需要更改),注意要輸入--nodeps強制卸載,因為如果不強制卸載的話因為依賴包的原因會導致卸載失敗。
3.使用yum安裝mysql:yum install -y mysql-server mysql mysql-deve
4.等待安裝完畢,輸入 service mysqld start 命令就可以啟動我們的mysql服務
5.設置用戶名root的密碼: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代表你的密碼)
6.登錄mysql:mysql -u root -p 然后輸入密碼就可以登錄了。請注意,此時mysql默認root用戶只能本地ip訪問,如果你想要從外部訪問mysql的話,需要更改mysql訪問ip的限值,方法如下:
切換到mysql數據庫的user表,update user set host = '%' where user ='root'; //更改ip限值,%代表允許任意ip通過該賬戶訪問mysql;
flush privileges;
flush privileges 命令本質上的作用是將當前user和privilige表中的用戶信息/權限設置從mysql庫(MySQL數據庫的內置庫)中提取到內存里。MySQL用戶數據和權限有修改后,希望在"不重啟MySQL服務"的情況下直接生效,那么就需要執(zhí)行這個命令。通常是在修改ROOT帳號的設置后,怕重啟后無法再登錄進來,那么直接flush之后就可以看權限設置是否生效。而不必冒太大風險。
我在這里碰到了一個問題:root帳號的權限更改以后我從外部訪問沒有問題,但是本機訪問卻被拒絕了,也是很蛋疼,于是我直接從外部使用sqlyog訪問mysql,修改了user表加入了一行:用戶名為root,host為localhost,然后其他所有屬性包括密碼全部仿照上面的root賬戶來設置,設置完畢之后老規(guī)矩fkush privileges;然后本機就可以登陸了。
最后安裝tomcat:
官網下載tomcat,網址是,選擇core下面的第一個zip文件,解壓后上傳到linux服務器(同樣用的是winscp),
使用ln(l是小寫L不是大寫i,之前學習的時候被坑過一次)將文件夾與usr/local/tomcat建立連接,命令如下:
ln -s 你的tomcat包的絕對路徑(注意一定要絕對路徑) /usr/local/tocat,事先不用在/local/usr/建立tomcat文件夾
至于ln命令的介紹,我見附在本文檔的后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將鏈接建立以后(注意建立軟連接需要絕對路徑),切換到tomcat文件夾下,chmod +x bin/*.sh賦予執(zhí)行權限(一定要賦予不然會失敗),一切搞定,將需要的應用直接拖到webapp目錄下,在bin中sh ./startup.sh就可以啟動了。
附錄:
df查看磁盤使用情況
-a 顯示所有文件系統(tǒng)的磁盤使用情況,包括0塊(block)的文件系統(tǒng),如/proc文件系統(tǒng)。
-k 以k字節(jié)為單位顯示。
-i 顯示i節(jié)點信息,而不是磁盤塊。
-t 顯示各指定類型的文件系統(tǒng)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
-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類型文件系統(tǒng)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與t選項相反)。
-T 顯示文件系統(tǒng)類型。
-h更具目前磁盤空間和使用情況 以更易讀的方式顯示
-H根上面的-h參數相同,不過在根式化的時候,采用1000而不是1024進行容量轉換
ln建立鏈接命令:
Linux文件系統(tǒng)中,有所謂的鏈接(link),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檔案的別名,而鏈接又可分為兩種 : 硬鏈接(hard link)與軟鏈接(symbolic link),硬鏈接的意思是一個檔案可以有多個名稱,而軟鏈接的方式則是產生一個特殊的檔案,該檔案的內容是指向另一個檔案的位置。硬鏈接是存在同一個文件系統(tǒng)中,而軟鏈接卻可以跨越不同的文件系統(tǒng)。
軟鏈接:
1.軟鏈接,以路徑的形式存在。類似于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中的快捷方式
2.軟鏈接可以 跨文件系統(tǒng) ,硬鏈接不可以
3.軟鏈接可以對一個不存在的文件名進行鏈接
4.軟鏈接可以對目錄進行鏈接
硬鏈接:
1.硬鏈接,以文件副本的形式存在。但不占用實際空間。
2.不允許給目錄創(chuàng)建硬鏈接
3.硬鏈接只有在同一個文件系統(tǒng)中才能創(chuàng)建
這里有兩點要注意:
第一,ln命令會保持每一處鏈接文件的同步性,也就是說,不論你改動了哪一處,其它的文件都會發(fā)生相同的變化;
第二,ln的鏈接又分軟鏈接和硬鏈接兩種,軟鏈接就是ln –s 源文件 目標文件,它只會在你選定的位置上生成一個文件的鏡像,不會占用磁盤空間,硬鏈接 ln 源文件 目標文件,沒有參數-s, 它會在你選定的位置上生成一個和源文件大小相同的文件,無論是軟鏈接還是硬鏈接,文件都保持同步變化。
ln指令用在鏈接文件或目錄,如同時指定兩個以上的文件或目錄,且最后的目的地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則會把前面指定的所有文件或目錄復制到該目錄中。若同時指定多個文件或目錄,且最后的目的地并非是一個已存在的目錄,則會出現錯誤信息。
3.命令參數:
必要參數:
-b 刪除,覆蓋以前建立的鏈接
-d 允許超級用戶制作目錄的硬鏈接
-f 強制執(zhí)行
-i 交互模式,文件存在則提示用戶是否覆蓋
-n 把符號鏈接視為一般目錄
-s 軟鏈接(符號鏈接)
-v 顯示詳細的處理過程
選擇參數:
-S “-S<字尾備份字符串> ”或 “--suffix=<字尾備份字符串>”
-V “-V<備份方式>”或“--version-control=<備份方式>”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