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移動互聯(lián) >  正文

手機市場已飽和?好產品總會有市場 樂視之后還有誰?

 2015-04-16 17:02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yōu)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近期又有媒體鼓吹手機市場飽和論,IT行業(yè)的老人們對這種論調早已見怪不怪,手機市場不知已“被”飽和了多少次,而市場發(fā)展從未停滯,至今的市場盤子已成巨量級。即使增速放緩,現(xiàn)有每年4億多銷量的盤子,足夠養(yǎng)活絕大多數(shù)廠商,但前提是自身的產品要過硬,歷史已證明,好產品總會有市場的。

手機市場已飽和? 每年4.5億的盤子完全足夠吃

先看兩組數(shù)據(jù),手機市場飽和論再起主要源于這兩組權威機構的行業(yè)數(shù)據(jù)。

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年初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3.89億部,同比下降8.2%;此外,IDC預測,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盡管將達到4.5億部,繼續(xù)穩(wěn)居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但增速將明顯下滑至7.8%。

不難看出,兩組數(shù)據(jù)從不同維度反應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現(xiàn)放緩甚至下降的態(tài)勢,但兩組數(shù)據(jù)至少也都表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每年的銷量規(guī)模已達4~4.5億的巨量級水平。這么大的市場足夠國內手機廠商們吃的了,其中有些廠商可以吃大份,有些廠商分得小份也足夠生存了。

根據(jù)IHS iSuppli數(shù)據(jù)顯示,2014國內手機品牌的銷量排名如下(單位/萬臺):小米(6080)、三星(5840)、聯(lián)想(4730)、蘋果(4660)、華為(4130)、酷派(4010)、VIVO(2730)、OPPO(2550)、中興(1820),其他(4050)。只有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才能養(yǎng)活這么多千萬級銷量的國產品牌。

市場是不停變動的 好產品總會有市場

說到這里,似乎又發(fā)現(xiàn)了點問題,前九大品牌的總銷量達到了36550萬臺,去年其他手機品牌加起來的銷量也就4050萬,這么看不又變相說明國內市場已被大牌占據(jù)呈飽和態(tài)勢了么?

其實,三星、聯(lián)想、華為、酷派、中興等傳統(tǒng)品牌經常采用機海戰(zhàn)術搶市場,這其中充斥著太多的低價值產品。就在去年小米銷量突飛猛進,一年時間就從1870萬臺銷量飆升至6000多萬臺,主要是靠低端紅米手機瘋狂的掠奪市場,而這部分市場此前是被中華酷聯(lián)各種低端機以及一些山寨機所占有,小米依靠一款“好”產品而迅速占據(jù)市場第一的位置,似乎可以說明“市場是不停變動的,好產品總會有市場”。

繼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這些手機霸主相繼隕落后,僅幾年與蘋果并駕齊驅的三星也已開始呈現(xiàn)下滑態(tài)勢,而獲得阿里投資的魅族卻開始奮起直追模式,今年一季度的銷量已經超過2014全年。事實證明,大品牌也并非不可取代,市場即使飽和也是時刻處于變動狀態(tài),最終比拼的還是產品本身。

各大廠商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每年都會推出堪稱當季經典的旗艦款,小米、魅族、OPPO、VIVO等旗艦產品經常會受到追捧,而華為更是憑借mate7的搶眼表現(xiàn)成功翻身,不得不說產品本身夠好,用戶是不用愁的。同時,為了適應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廠商都在全力打造子品牌的中低端明星機,紅米、魅藍、榮耀、大神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不僅如此,一些新入場的玩家,比如一加、美圖等也都依靠鮮明的產品特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市場追捧。另外,宣傳的特別有影響力,但實際戰(zhàn)果卻只能用“慘”來形容的錘子,則從反面證明,產品本身不行,再華麗的營銷也沒有市場。

樂視之后,還有那些新品牌值得期待?

手機市場從來不缺新入場者,而且現(xiàn)在新入場的廠商往往都會有驚艷的產品,小米如此,一加、美圖如此,樂視也是如此。4月14日,一直備受市場期待的樂視手機終于揭開神秘面紗,雖然與萬眾期待的無邊框手機有些差距,但配置、服務與價格仍讓不少用戶為之側目。

在樂視新品之后,今年還有兩大新進入者的產品值得期待,一是互聯(lián)網派的360、二是硬件派的藍魔。此前周鴻祎與其他廠商合作的特供機多是打醬油的姿態(tài),實際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與此同時小米卻如日中天的快速成長,這極大的激發(fā)了周鴻祎的斗志,遂終決定南下做手機,甚至賣掉新車大奔來為新機造勢。

360一直處在行業(yè)核心、輿論焦點的市場地位,以及周鴻祎自身非常擅長造勢抓眼球,所以周鴻祎一經決定南下造機就吸引了整個行業(yè)的目光,代號AK47的新品每一步動作都能得到不少的關注,樂視之后,360成為行業(yè)最受關注的即將上線手機新品的新廠商。

與360的品牌知名度相比,藍魔就低調了不少,不過在IT產品制造經驗上,藍魔的積淀可能還要在360之上,其13年來累積的3500萬產品終端用戶更是不容小覷。藍魔最早與魅族、OPPO爭奪MP3/MP4市場,在高峰期,藍魔一度占據(jù)25%的國內市場份額,隨后魅族、OPPO選擇進入了手機行業(yè),而藍魔則逐漸轉向平板市場,并于2012年成為英特爾芯平板的全球首家合作伙伴。近年來,藍魔放棄機海戰(zhàn)術、堅持精品路線,去年平板銷量超過100萬臺,其盈利和業(yè)績表現(xiàn)在這個被iPad壟斷的市場已屬搶眼。不過,平板的個人消費增速放緩,即使iPad本身都開始出現(xiàn)銷量下滑,在繼續(xù)保持平板業(yè)務投入的同時,藍魔也決心進入競爭更為激烈,但市場盤子足夠大的手機市場。

藍魔進軍手機,除了其與魅族有相似的成長背景,以及是從平板轉向手機市場之外,背后的比亞迪身影也是其受到行業(yè)關注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前,比亞迪被關注的原因更多是因汽車業(yè)務,但比亞迪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yè)務板塊已有近200億元的規(guī)模,其業(yè)務內容包括為手機廠商提供部件及模組,以及手機整機的設計和組裝服務等,服務三星、華為、HTC、蘋果、諾基亞等國內外知名廠商。

根據(jù)藍魔CEO萬秋陽表示“藍魔首款產品70%的工作,包括結構、硬件、底層軟件、組裝等均由比亞迪完成。藍魔主要負責產品定義和研發(fā),包括系統(tǒng)、外觀工藝、用戶體驗的相關內容等”。比亞迪之所以愿意如此力挺藍魔,主要是藍魔的股東之一夏佐全正是比亞迪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目前夏佐全持有約1.2億股比亞迪股份,位列王傳福、呂向陽之后,為其第三大自然人股東,而且,包括藍魔CEO萬秋陽在內的多位高管都出自比亞迪,二者屬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微妙關系。據(jù)悉,夏佐全已確定對藍魔大筆增資,資金投入將主要用于手機項目運營,因此,也有不少媒體將藍魔手機視為比亞迪探索手機業(yè)務創(chuàng)新的一次市場探路。360+酷派之后,藍魔+比亞迪這對典型的“硬件+技術”組合同樣受到不少用戶的期待。

除了360和藍魔,近期格力手機和李陽手機也吸引了不少眼球,但與360和藍魔不同的是,格力手機與李陽手機只是具備足夠的話題性,像羅永浩做錘子一樣時不時被拿來調侃質疑的對象,而業(yè)界對360和藍魔的產品還是有些期待的。還是那句話,即便是手機市場已飽和,但好產品總會有市場,而且這個行業(yè)從來不缺乏新進入者,最終市場比的還是產品本身。

文/王利陽

關注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智能手機

相關文章

  • 國產機們的高端夢:OV保守、米耀激進

    自華為遭遇制裁事件之后,無奈從高端市場退位,為了盡快接棒華為,國內手機廠商隨后集體加速走向高端化。

    標簽:
    智能手機
  • 手機高端市場躍變前夜:誰是關鍵變量 ?

    在華為缺席后,“做高端手機,沖高端市場”成為眾國產廠商的頭道難題,榮耀獨立后的優(yōu)異表現(xiàn),證明其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這對其他廠商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市場拐點將至的歷史性機遇下,國產廠商能否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市場將拭目以待。

    標簽:
    智能手機
  • 2022年,智能手機三大關鍵詞

    對國產手機品牌而言,2021年是不太平靜的一年。

    標簽:
    智能手機
  • 李書福做手機,不比雷軍造車簡單

    9月28日,由李書福創(chuàng)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吉利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而根據(jù)此前相關媒體的消息,吉利手機項目進展神速,已經開始在業(yè)內尋覓人才,將在武漢、上海、乃至海外設置辦公地點。

    標簽:
    智能手機
  • 高端手機2.0:從“攻城”到“沖鋒”

    在智能手機的高端市場上,出于技術、品牌等因素造就的天然門檻,蘋果曾牢牢霸占“城池”多年。直到2020年,IDC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高端手機銷量,華為以44.1%的份額位居第一,蘋果則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二,占比44%。

    標簽:
    智能手機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